返回
快速导航关闭
当前搜索
网站分类
栏目推荐
实用工具
热门标签
子分类:
建筑识图入门教程大全 >建筑识图入门 » 正文

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图解,高中地理-每日讲1题(雪线、西南季风、横断山脉、迎风坡)

建筑识图入门 更新时间: 发布时间: 建筑识图入门归档 最新发布 网站地图

知识点

  • 1、夏季风、冬季风

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风带的季节移动,我国夏季、冬季的盛行风向不同:

①夏季:西南季风+东南季风,由印度洋、太平洋吹向大陆,水汽充沛,为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

②冬季:西北季风+东北季风,由大陆吹向海洋,空气干燥,水汽较少,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。

图1 夏季风与冬季风


  • 2、迎风坡、背风坡

一般来说,迎风坡降水多(冷湿)、背风坡降水少(暖干),具体的成因如下:

①迎风坡。携带水汽的风(冷湿)遇到山脉的阻挡,被迫抬升,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,因此水汽冷凝,产生降水

②背风坡。风越过山顶后(水汽减少,冷干),开始下沉,并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。因此背风坡的气流较为温暖干燥(暖干),容易引起冰雪融化、森林火灾等灾害。

图2 迎风坡与背风坡



例题

雪线高度,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,与所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密切相关。下图为我国各地雪线高度示意图,读图回答1~2题。


1、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( )

A. 从南向北,逐渐升高

B. 从西向东,逐渐升高

C. 从西南向东北,逐渐降低

D. 从西北向东南,逐渐降低

2、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,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。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( )

A. 地形抬升,降水丰富

B. 纬度低,气温比较高

C. 距海远,降水比较少

D. 山坡陡,冰雪下移快

答案:C、A

精讲精析:(1)分析雪线的分布趋势。图中的等值线表示雪线,从西南向东北,雪线高度逐渐由6200m降低到2500m,因此选项C正确。

(2)分析雪线的影响因素。①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为气温、降水,一般来说气温越低、降水越多,则雪线越低;②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,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(西南季风)受到地形的抬升(迎风坡),降水较多,因此雪线高度较低。


总结

  • 雪线

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,解题思路为:①根据等值线的分布,分析雪线的分布规律;②根据该地的气温、降水情况,分析雪线分布较低的原因(西南季风的迎风坡、降水较多)

雪线,指的是在高纬高山地区,常年积雪带的下限(年降雪量=年消融量)。雪线的高度,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

①温度:温度越低,越容易积雪结冰,因此雪线越低。

②降水:降水越多,积雪越多,因此雪线越低

③地形:地形平坦的地区,积雪容易堆积和保留,因此雪线较低;地形陡峭的地区,积雪容易滑落,因此雪线较高。

图3 雪线示意图

【每晚20:00,每日一题,学好地理】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http://sshengmin.cn/
本文地址:http://sshengmin.cn/post/19321.html